上世紀30年代,王輝玉先生的父親由于戰爭原因來到了撫順釀酒,機緣巧合,成為當時日本微生物學家黑松的徒弟,在長期的實踐中,組建形成了自己獨特釀酒技術——“麩曲法”。二戰結束后,王老先生由于釀酒技藝精湛,受到了鳳城釀造廠的邀請。麩曲法至此在鳳城扎下了根。后結合1955年推廣的《煙臺白酒釀制操作方法》,在1968年生產出了獨具北方風格的麩曲醬香型白酒,并在未來的日子里被評為十大文化名酒。2002年,跟隨父親釀造多年的王輝玉先生,接管了鳳城老窖酒廠并實現了產量和銷量的雙突破,更是奠定了麩曲醬香型白酒在北方的基礎。同時,王輝玉先生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又發明了紅曲霉菌和白曲霉菌雜交的釀造新方法,其效果顯著,受到業界的肯定,可謂飽經風霜獨成一派。
定位寶山再創輝煌,大麩結合北派醬香
由于市區的迅猛發展,尋找適合釀造優質酒的水源,成了王輝玉董事長的大事。經過多次勘察,他們終于在離鳳城市區20公里的寶山鎮大營村,找到了釀造優質酒的水源。于是,王輝玉決定,恢復古井獨資建廠,結合當地氣候開創大麩結合工藝。從2012年接觸到這片土地開始,王輝玉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測量,并對該地區不同季節的微生物環境、水溫變化、氣溫變化、幾年內降水變化取得了**手資料,并結合茅臺工藝,多次和茅臺龍澤河大師探討、研究、取證。制定出大麩結合法的工藝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