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凱,臺灣省桃園縣人,早年在臺灣從事建筑行業。當1997年,次來廈門做商業考察,意外地發現廈門的烘焙行業發展水平非常低,屬于剛剛起步狀態,只有少數幾家商家。黃俊凱年輕時的烘焙創業夢想又再次被點燃,于是利用在商場拼搏多年積累下的人脈,尋找具有烘焙經驗的合作伙伴,終找到臺灣的食品企業金運食品公司,共同合作來大陸創辦烘焙企業。然而此時,廈門的烘焙市場既是一個機遇,也是很大的挑戰。行業不規范,發展水平低,市場上充斥著低端的烘焙產品,導致消費者對烘焙業的好感度很低,烘焙產品與廈門人生活的關聯度并不高。人們的日常飲食結構中,甚少出現烘焙產品。早餐基本上停留豆漿油條稀飯等傳統食品上,烘焙西點對于普通人來說甚至有些。
而在臺灣,烘培業是很有前瞻性的傳統食品加工業,其產品扮演著生活中的必需品角色,副食品以及消遣食品的角色。烘培食品不僅是單一的“產品”,而是屬于吃的藝術品。
1998年3月,向陽坊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創立,為廈門乃至整個閩南市場帶來全新的行業標準,領導行業發展。借合作伙伴30年傳統糕餅、歐風西點的烘焙工藝與制造經驗,并建立高標準烘焙連鎖店。公司實行集研發、生產、銷售、連鎖于一體的經營模式,引進國外先進的產品生產線,聘請國內外的烘焙師和工藝師,形成一支技藝精湛、管理嚴格且穩定的烘焙團隊。向陽坊跨越海峽,扎根八閩,并逐漸以精湛的技藝,豐富的產品系列和親和的服務博得福建人民的青睞,承諾“服務產品雙優,顧客廠家雙贏”,成為競爭激烈的烘焙業中的,企業陸續榮獲福建省及優良食品評鑒獎。
作為廈門烘焙行業的先驅者,向陽坊帶來的技術工藝水平,直接提升行業的標準,為全行業規范運作奠定重要基礎。
隨著向陽坊對市場的精心引導,面包逐漸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日常食品,加上人們日漸意識到蛋糕、糕點等在婚禮、酒席、生日等宴會上的重要性,已經讓烘焙產品與人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向陽坊培育了市場,做大了市場,為其他品牌的進入營造了成熟的市場環境。
之所以把公司命名為“向陽坊”,是因為萬物生長都需要陽光,再者,陽光代表著活力和生命力,“向陽”二字賦予了企業活力;而“坊”則體現出一種既又親切的氣質。整個命名概括了企業的精神:活力與。
企業文化:
以客為尊
以客為尊除了包含服務態度、服務時間、服務速度,還有更重要的是提供額外的貼心服務及關心顧客滿意的程度;
創新加值
加值是創造價值,通過整合創新,讓企業內部有限的資源發揮杠桿效果,獲取影響力與效用;
貫徹執行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執行必須遵循紀律與方法,要設定優先級,即刻完成,回饋執行結果;
團隊協作
要懂得靠團隊的力量,要懂得服人,更要有長遠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