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飛速發展、消費日益升高、需求逐漸加高的時代下,創新、求變、突破已經成為飲料行業的必然選擇。
作為傳統行業,飲料已不是原來那個“飲料”,公眾的健康訴求使飲料行業加快了變革的腳步,營養化、多元化成為主旋律,而功能化是飲料實現“營養”“多元”的重要途徑之一。2016年,瓶裝水、功能飲料、即飲咖啡是增速最快的幾大類,其中功能飲料增速可觀。
近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功能飲料分會成立大會暨2017中國飲料新產品發展研討會的召開,為飲料行業注入功能的同時也將激發又一波創新。
產品創新是企業與行業發展的原動力,“更營養、更多元”的產品創新方向已經成為飲料行業共識。功能化是飲料實現“營養”“多元”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生產功能性飲料,隨之而來的是在技術、質量、市場等方面的諸多問題。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功能飲料分會的成立,旨在規范并促進功能飲料市場健康發展,集中行業力量推動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同時推進飲料類保健食品的發展。
行業發展,標準先行。為引導和規范運動飲料的發展,推進相關標準的協調一致,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發布團體標準《運動飲料》(T/CBIA002—2017)。該標準于2017年11月23日發布,2018年5月23日實施。
該標準規定了運動飲料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適用于GB/T10789及3.1定義的預包裝運動飲料。“運動飲料”被定義為:營養成分及其含量能適應運動或體力活動人群的生理特點,能為機體補充水分、電解質、能量和(或)有助于運動后機體恢復,可被迅速吸收的預包裝液體制品。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技術部副主任康曉斌在解讀《運動飲料》標準時強調,該標準定義的運動飲料不屬于特殊膳食用食品。
康曉斌進一步解釋,技術要求中設置可溶性固形物這個指標主要是為了體現運動飲料“補充能量”的特性,指標值(3.0—8.0)的設置,以達到“快速吸收”的作用為基礎,兼為開發“低能量”產品預留空間;設置鈉和鉀指標是因為汗液中的電解質成分以鈉和鉀為主,平均含量分別約為1200毫克/升和250毫克/升,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的電解質補充原則規定指標值。
大連樂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國杰認為,靠廣告、炒概念、低成本、以量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的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本身的健康訴求。
比如,采用綠色原生態食材加工的發酵果蔬汁飲料,草本植物飲料,富含優質蛋白、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全營養代餐飲料,迅速補充體力的氨基酸飲料,還有針對皮膚保養的膠原蛋白飲料,有利于腸胃健康的乳酸菌飲料等。
目前,功能飲料品類多樣且呈迅速上升的趨勢。大健康產業政策的紅利為功能飲料發展帶來更好的機遇。王國杰認為,功能飲料將成為飲料藍海,但要充分考慮并把伴隨著創新而來的法規、安全性保障、功效性驗證、應用轉化周期、質量穩定性評估、消費者認知等風險降到。
天津益倍生物科技集團總經理李赫宇提醒,用植物提取物開發功能飲料時要采用符合法規要求的食品原料,即符合普通食品原料、藥食同源品種、新資源食品、區域性食品原料。同時原料來源要明確,應通過技術手段鑒別植物提取物的真偽;產品要安全有效,通過技術手段避免外源性添加;功能成分要明確;產品要具有良好的外觀和口感,現在消費者需要好吃、好看、好玩的“三好”健康食品。
在食品營養與健康趨勢的預測中,“消化健康”連年上榜,其代表產品——益生菌及發酵食品是熱點之一。杜邦營養與健康市場策略經理莫小燕介紹,人們一直在追求消化健康,這是20多年來消化健康趨勢得以持續的最強驅動力。新的科學研究強調微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研究它是如何影響整體健康的。
在消化健康趨勢中,一個產品可以擁有的市場優勢是提供一個明確的消費者可以很快看到、感覺到的健康功效。
在中國,益生菌的認知及其對應功能的市場需求高漲。有數據顯示,益生菌在中國1-3線城市的認知率達72%,益生菌食品飲料在中國1-3線城市的認知率達70%,益生菌膳食補充產品在中國1-3線城市的認知率為20%。中國以消化健康為主要定位的市場規模2016年達322億元,年平均增速18%。
莫小燕介紹,發酵食品歷史悠久,有益健康,風味良好而獨特。發酵食品依賴天然微生物對食物中的糖及淀粉進行發酵來創造口味、質構及其他產品特性,這個過程可產生有益的酶、B族維生素等,有利于提高人體對營養素的利用程度,還能獲得更長的食物保存期。
益生菌果蔬汁是將益生菌加到新鮮果蔬汁中,確保貨架期內有足夠的活菌數。乳酸菌發酵果蔬汁是利用乳酸菌發酵作用,提高果蔬汁酸度,改善口感和風味,同時獲得更多發酵產物,從而改善原有果蔬汁營養健康價值。還有一種益生菌瓶蓋,把益生菌儲存在特制的瓶蓋中,飲用時擰開瓶蓋,益生菌自然落到果汁中。益生菌飲料的開發產品多樣,益生菌與果汁的結合將為果汁飲料帶來新契機。
以上是對未來功能化飲料的相關介紹,很期待未來功能化飲料哦。